大地坐標系統(tǒng):用于表述地球上任意點位置的一種坐標系統(tǒng),它通過地心、尺度、坐標軸指向、地球旋轉速度以參考橢球常數(shù)等定義。根據(jù)采用的參考橢球體參數(shù)等不同,可分為:
1954 北京坐標系是原蘇聯(lián) 1942 年普爾科沃大地坐標的延伸,它采用的是克拉索夫斯基橢球元素值,大地原點在原蘇聯(lián)普爾科沃天文臺。采用的長半軸是 6378245m ,扁率為 1 : 289.3 。
1980 西安坐標系由于 1954 北京坐標系的大地原點距我國甚遠,在我國范圍內(nèi)該參考橢球面與大地水準面存在明顯的差距,在我國東部地區(qū)兩面的差距最大達 69m 之多,因此 , 在陜西涇陽永樂鎮(zhèn)建立我國的坐標系統(tǒng),命名為 1980 西安坐標系統(tǒng),采用的橢球元素值是,長半軸為 6378140m; 扁率為 1 : 289.257 。
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是是我國當前最新的國家大地坐標系,其原點為包括海洋和大氣的整個地球的質量中心。Z軸指向BIH1984.0定義的協(xié)議極地方向(BIH國際時間局),X軸指向BIH1984.0定義的零子午面與協(xié)議赤道的交點,Y軸按右手坐標系確定。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采用的地球橢球參數(shù)如下:長半軸 a=6378137m,扁率f=1/298.257222101,地心引力常數(shù)?GM=3.986004418×1014m3s-2,自轉角速度 ω=7.292l15×10-5rad s-1。